回首頁

最新消息關於CALISE會員園地出版品活動看版廠商連結圖資系所就業資訊
  出版品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電子報
第32期

98.08.發行
--------------------------------------------------------------------------------------------------------------------------------------------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會訊

Chinese Associ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Newsletter

第三十二期

 

理事長的話

活動

專題演講The Convergenc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es Reconsidering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 in a digital world摘要報導

陳雪 華教授 黃文樺

專題演講Research on Knowledge Sharing from a Social Informatics Perspective摘要報導/唐牧群助理教授

專題報導

新時代典藏整合趨勢:以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為例薛理桂教授 吳宇凡

CiSAP 2009會 議摘要報告/陳雪華教授

會務

理監事與委員會委員名單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理事長的話

 

CALISE1992年成立迄今, 在歷屆理事長胡述兆教授、李德竹教授、莊道明教授、薛理桂教授、詹麗萍教授、楊美華教授、陳雪華教授以及歷屆的理事之努力之下,累積了非常豐碩的成果,本 屆將秉持這些先進對於圖書資訊教育領域的無私之供獻的服務與精神,持續推動CALISE會務。

本屆理事長的交接已於今年五月底完成,由於接任的時間有些 延誤,另期望學刊的內容能較為充實,因 此本期會訊的出版也延後了兩個月,僅在此向會員們致歉,並感謝各位參與工作團隊的工作人員。本屆的秘書長由唐牧群教授擔任,副秘書長由林妙樺擔任,課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由本會常務理事王梅玲教授兼 任、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本會常務理事林志鳳教 授兼任、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林珊如教 授兼任、會員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卜小蝶教 授兼任、系所主任委員會主任委員由羅思嘉教 授兼任,另委請陳怡靜小姐擔 任本會的總務,期望在這個工作團隊的努力下,能持續讓CALISE茁壯。

CALISE在上一屆 理事長陳雪華教授的領導下,有非常豐碩的成果,除舉辦非常成功的CALISE的年會與海峽兩岸研討會,以及許多其他研討會之外,並研訂了圖書資訊教育指南,在9899個年度中,CALISE最主要的活動仍然持續是CALISE的年會與海峽兩岸研討會,此外將協辦其他的研討會與講座, 以及協助國圖推動公共圖書館人員的研習 課程之規畫與資格認證等相關事宜。 99年度兩岸研討會預計 在南京大學舉行,舉辦時間尚在協調中。

本會會訊自第28(20076)開始以電子版發行,不再發行紙本的會訊,刊期仍為半年刊, 於每年6月與12月出刊,本期在主 編唐牧群教授的規畫下,除本 會的會務中報告新團隊的名單與成員的聯絡資訊之外,報導了本會近期協辦的兩場講座的摘要,並邀請前理事長陳雪華教授報導出席CiSAP的心得與經 過,此外並邀請薛理桂教授與 其學生吳宇凡同學根據參訪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的經驗撰寫「新文化典藏整合趨勢:以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為例」一文。


朱則剛  謹識

20098

活動報導

專題演講The Convergenc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es Reconsidering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 in a digital world摘要報 導陳雪華教授、黃文樺記錄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

講座:Richard W. Meyer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圖書館退休館長)

Peter Edward Sidorko (香港大學副館長)

講題:The Convergenc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es

Reconsidering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 in a digital world

時間:98518(週一)上午10:0012:00

2009年初夏,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圖書館的退休館長Richard W. Meyer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圖書館副館長Peter Edward Sidorko,受邀參加國立中正大學承辦「教育部97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 議」,與國內各大專院校之圖書館館長進行會談,共同探討臺灣大專院校圖書館經營管理所面臨的困境,並共謀解決之道。會後,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與中華圖書資 訊學教育學會共同邀請Mr. MeyerMr. Sidorko蒞臨國立 臺灣大學圖書館,與館內同仁及圖書館從業人員一 同商討數位時代圖書館的轉型與圖書館服務的相關內涵。

Richard W. Meyer為美國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圖書館的退休館長,他在圖書館界服務超過40年,曾參與各項圖書館專業團體並擔任 要職,亦發表多篇論文,圖書館學素養及實務經驗俱佳,2007年更率領該館員榮獲美國圖書館協會評定該年度最佳學術圖書館榮銜。本次的演講主題為「圖書館轉型 的聚合趨勢(The Convergenc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es)」, 主要探討數位時代圖書館員如何整合電 腦、多媒體、參考服務與學術支援的多重功能,指導使用者利用豐富的電子資源。另外,從使用者的需求思考圖書館內部的空間規劃,強調圖書館應提供小組討論的 空間,並提出圖書館應適度開放使用者對於飲食空間的需求等議題,對於國內的圖書館員來說,Richard W. Meyer的演講 就如同是一場知識饗宴,藉著Richard W. Meyer分享喬 治亞理工學院圖書館的經營理念,可視為館內同仁建置科技圖書館之方針。

Peter Edward Sidorko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圖書館之副館長,先後在澳洲、香港等地之學 術圖書館服務多年,本次 的演講主題為「數位時代學術圖書館的服務再思(Reconsidering Academic Library Services in a Digital World)」,主要探討圖書館如何因應數位時代 的變遷,提供使用者不同於傳統的資訊服務。Peter Edward Sidorko先介紹香 港大學圖書館的現況與所面臨的挑戰,分析香港大 學圖書館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中,為圖書館的使用者提供嶄新的資訊服務,並強調圖書館是大學的核心,圖書館應該提供完善的服務來支援與協助師生進行教 學與研究,在知識的循環理論下,師生利用圖書館的資源進行研究,所產出的新知識也將成為圖書館可利用的資源,香港大學圖書館以此循環,不斷創造新的知識, 並提供師生優質的服務與資訊,可作為國內圖書館發展創新服務時的參考依據。


專題演講Research on Knowledge Sharing from a Social Informatics Perspective摘要報導/唐牧群助理教授記錄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
   講座:Dr. Noriko Hara
(Noriko Hara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Schoo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t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ICT-facilitated knowledge sharing and
online mobilization from a social informatics perspective.  See http://info.slis.indiana.edu/~nhara/ for more information.)

講題:Research on Knowledge Sharing from a Social Informatics
                           Perspective

時間:98527(週三)下午1:303:00
地點:臺大圖資系一樓 視聽教室

2009527,台大圖書資訊學系與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共同邀請邀請Dr. Noriko Hara到 於台大圖書資訊學系館舉辦公開演講,其講題為 「從資訊社會學觀點談知識分享研究 (Research on Knowledge Sharing from a Social Informatics Perspective) 」。

   Dr. Noriko Hara提到資訊社會學(social informatics)研 究領域是對70年代以來科技決定論的一種反思。科技決定論關注資訊科技如何介入或影響人類的生活或 工作模式,研究問題如 「智慧型手機是增進或降低知識分享?」、「跨國企業設置虛擬辦公室系統,對組織生產力會造成什麼影響?」。90年 代以降,Kling與其他學者共同提出「資訊社會學」的概念,強調探討資訊科 技或資訊系統的發展及影響力等議題時, 應該納入情境脈絡的考量。舉例來說,科技決定論研究者以研究「以視訊科技發展遠距教學的教學成效如何?」,探究資訊科技如何改變教學環境與教學模式。資訊 社會學研究者則企圖從「什麼樣的激勵方式,可以鼓勵教師開設遠距教學課程?」、「在什麼情況下,什麼樣學習類型的學生,喜歡哪一種教學方式?」等研究問題 中,挖掘社會脈絡(或環境)、個人或團體,與資訊科技的互動關係。這兩種研究取向沒有好壞之分,反而是相互從反面的觀點切入,使得對類似研究情境或主題的 瞭解更加全面。

    最後,Dr. Noriko Hara 指出資訊社會學屬於跨領域整合的研究領域, 在管理學、社會科學、電腦科學、資訊管理系統(MIS)、科學與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資訊科學等研究領域 中,學者們各自發揮學科專業,讓資訊社會學的研究輪廓更加清楚與完整。


專 題報導

新文化典藏整合趨勢:
以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為例

The New Trend of Integration of the Cultural Collection: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as Example

薛理桂

Li- Kuei Hsueh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 學研究所教授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mail: lkshiue@nccu.edu.tw

吳宇凡

Yu-Fan Wu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 學研究所研究生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mail:96155015@nccu.edu.tw

摘要

文化典藏單位的整合已成為國際間的 一個熱門話題,其中又以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三者討論最為廣泛。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雖僅為圖書館與檔案館二者之整合,然其特別之處在於該館除實體 及人事行政等面向的整合外,更廢除原圖書館法與檔案法,另新成立「圖書館與檔案法(The Library and Archives of Canada Act)」,可謂全球少見之全方位 整合案例。本文擬探究加拿大國家圖書館 與檔案館沿革發展與目標,並了解該館之維護中心發展歷史與館藏發展範圍,從而做為其他單位實踐之參考。

關鍵字: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維護中 心

Keywords: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LAC, Gatineau Preservation Centre

壹、               前言

200341,加拿大皇家卑詩省博物館法人 (the Royal BC Museum Corporation)正式成立,其合併了皇家卑詩 省博物館(the Royal BC Museum)、 卑詩省檔案館(the BC Archives),並與漢默肯之屋(Helmcken House)及荷籣鐘(the Netherlands Carillon)整合成為一個文化園區(Cultural Precinct)。(註[1]

200358,加拿大文化遺產部(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部長Sheila Copps向加拿大下議院提交將加拿大國 家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Canada, NLC)和加拿大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Canada, NAC)合併為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 案館(Library and Archives of Canada, LAC)的議案,並且由加拿大國家檔 案館館長Ian E. Wilson和加拿大國家圖書館館長Roch Carrier聯合署名;(註[2]) 該議案的通過與之前的合併案,使得文化典藏單位在人事、行政、館舍、館藏、規範等各方面的整合瞬時成了國際間的一個熱門話題,有關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 館合併的相關記事,見表1

文 化資源的整合,在未來資訊社會的發展已成為一種趨勢,除加拿大皇家卑詩省博物館法人、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外,其他已有許多國家將其國家圖書館與國家檔案館 相互整合在一起(例如:伊拉克(Iraq)、 衣索比亞(Ethiopia)、 埃及(Egypt)、 巴拉圭(Paraguay)、 孟加拉(Bangladesh) 等國)。此外,相關協會、機構亦相繼成立(例如:英國博物館、圖書館與檔案館協會(the Museums, Libraries, and Archives Council, MLA)、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機 構(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美國更將圖書館、檔案館 與博物館三者之間的合作作為第四屆中美圖書館合作會議的主題之一,對於文化資源整合的趨勢可見一斑。(註[3]


1: 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重要記事

時間

事件

1872

加拿大國家檔案館成立

1953

加拿大國家圖書館成立

1967

渥太華威靈頓街395號 大樓成立,國家圖書館與國家檔案館進駐

1988

加拿大國家檔案館維護中心興建 案通過

1992/09

加拿大國家檔案館維護中心正式 動工

1997/06

加拿大國家檔案館維護中心正式 啟用

2003/05

加拿大文化遺產部部長Sheila Copps向加拿大下議院提交了將加拿大 國家圖書館和加拿大國家檔案館合併為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的議案

2004/04

加拿大圖書館與檔案法公布施 行,茲以建立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

2004/05

正式成立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 案館

資料來源:本文整理

 



加 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LAC) 雖僅為圖書館與檔案館二者之整合,然其特別之處在於該館除實體及人事行政等面向的整合外,更廢除原圖書館法與檔案法,另新制訂「圖書館與檔案館法(The Library and Archives of Canada Act)」,可謂全球少見之全方位整 合案例。本文擬探究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沿革發展與目標,並了解該館之維護中心發展歷史與館藏發展範圍,可供其他國家參考。

貳、               沿革與目標

加 拿大國家圖書館成立於1953年, 而加拿大國家檔案館早於1872 年 即成立,雙方各自獨立存在已 久,彼此間鮮有交流與合作之案例與機會。然隨著時代更迭,文化典藏相關單位亦意識到民眾對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之需求與期待日漸改變,多途徑、多媒體的 知識提供與存取已成為不容忽視之趨勢。

2003年 初,加拿大政府針對一系列文化典藏單位進行改革,其中,文化遺產部部長Sheila Copps更 聯合當時之加拿大國家檔案館館長Ian E. Wilson和加拿大國家圖書館館長Roch Carrier共同署名,向加拿大下議院正式 提交將加拿大國家圖書館和加拿大國家檔案館合併為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的議案。該議案的通過促使2004年 加拿大圖書館與檔案法正式公布與施行,而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也因該法而成立,成為加拿大最新,但卻也是最悠久的文化典藏單位

該 館成立宗旨有下列四點:(註[4]

一、  為當下及後代維護加拿大文獻資 產。

二、  供全民存取之知識來源,對加拿 大文化、社會、經濟發展有所貢獻。

三、  提供加拿大各組織機構相關資源 的採訪、維護與傳播。

四、  記憶加拿大政府及其機構所產生 之文化資產。

為 實現該館願景,其更對未來提出五項優先議題:(註[5]

一、  館藏數位化:充分利用新資訊技 術以促進全面性館藏數位化。

二、  服務全國化:該館提供的服務達 到各地區民眾。

三、  持續核心業務:即保存加拿大政 府檔案,並提供專業建議,使政府資訊透明化。

四、  機構合作:與合作夥伴共尋資源 分享、提供服務以及落實該館宗旨的新方法。

五、  滿足顧客的需求:徵詢更多民眾 個人意見,使其計畫與服務更能滿足顧客的需求。

參、               行政架構與隸屬

加 拿大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與各省施行分權管理,故其圖書館及檔案館管理體制亦屬分權制度,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對於地方圖書館及檔案館並無業務指導和監督 權。聯邦政府在中央設立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該館隸屬於「加拿大資產部(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附屬單位「部會層級事務(Portfolio Affairs)」之下,而該附屬單位主管加 拿大藝術及文化事業,涵蓋層面包括圖書、廣播、維護著作權、展覽、影片與錄影帶、文學、媒體、藝術、博物館與美術館、音樂、新媒體、報紙、出版、電視、視 覺藝術等,囊括圖書館、檔案館及博物館,可知加拿大的圖書館、檔案館及博物館事業與我國迥異,都屬於同一部門所管轄。(註[6]

加 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組織除館長及副館長外,有5大 部門,分別為聯合管理部(Corporate Management Sector)、文獻資產典藏部(Documentary Heritage Collection Sector)、聯合秘書部(Office Of The Corporate Secretary)、計畫與服務部(Programs and Services Sector)與宣傳部(Communications Office)等5個 部門,其下更細分為若干專責人員及辦公室,如圖1所 示。(註[7]


1: 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組織架構圖。
資料來源: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About us." 29 May 2009.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obj/012/f4/012-misc40-e.gif >5 August 2009.


肆、               館藏與徵集範圍

加 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之館藏主要源自於加拿大國家檔案館與國家圖書館兩館之豐富館藏,故其館藏實足以反映整個加拿大之多樣性國家收藏。20044月, 加拿大圖書館與檔案館法正式施行,其更賦予該館擴大徵集之權利與義務,使得該館典藏已足以代表整個國家之文化脈絡,其所延伸領域更是超越原所維持之廣度, 未來將涵蓋諸如博物館、畫廊與其他圖書館及檔案館等機構之收藏。

在 虛擬館藏方面,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制訂「數位館藏發展政策」(the Digital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以指導加拿大數位資產收集 與保存,每年將數以百萬的文件數位化,包括文件、照片、數位化聲音與影像檔等,致使民眾能跨越時空,以更有效率之方式獲取資訊。(註[8]

此 外,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亦與全國相關典藏單位致力於發展長期且具高品質與管理效率之數位內容,藉由「加拿大數位資訊策略」(Canadian Digital Information Strategy),將發展所需標準、格式、認 證、可信的數位儲存網路等等,以確保數位資源之長期保存且能可靠地獲取。(註[9]

以 下為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官方網站上所列館藏典藏項目:(註[10]

 

2: 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館藏內容

序 號

館藏

01

黑白及彩色影片檔案

02

16 世 紀初期迄今的建築繪圖、藍圖、地圖等資料

03

電子形式之資訊,如加拿大期刊 與書籍目錄,可供線上查閱

04

書籍

05

照片圖像

06

來自聯邦、省、地區、甚至殖民 時期之原始檔案與出版品

07

錄影和錄音檔案

08

藝術作品

09

散頁樂譜及加拿大國內有關音樂 之文獻和錄音磁片,還有各種形式之紀錄檔案

10

加拿大郵政局檔案

13

重要事件之紀念收藏

12

對加拿大的文化、社會、經濟或 政治之發展有貢獻的各種團體或個人之檔案

13

全加拿大各大小報紙及雜誌與會 訊

14

期刊、微縮片、手稿、論文

15

1689 年至今超過百萬的加拿大人肖像

資 料來源: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 In Our Collection."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collection/003-300-e.html> 4 August 2009.

 

 

伍、               硬體設施與維護

2004 年加拿大圖書館與檔案法公布施 行以來,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散佈全加拿大館舍共有23棟, 其中14 棟 位於首都渥太華,包括保管聯邦政府機關的檔案,部分區域服務中心亦具檔案館性質,負責保管國家檔案的區域服務中心(Regional Service Center,前稱聯邦文件中心),及位於 渥太華威靈頓街395 號 之總部大樓和位於蓋提諾市(Gatineau) 的維護中心。

加 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為整合兩館各自之使用者與館藏,特於硬體方面進行修改;以桌子為例,圖書館原設置卡座,因檔案大小不一,並不適用於檔案使用者使 用,故放棄使用傳統圖書館之個人卡座,而使用圖書館讀者與檔案館使用者皆可利用之大桌,如圖2、 圖3所 示;在讀者服務方面,兩館合併於一樓辦理閱覽證,並將圖書與檔案調閱窗口統一,原各自典藏之微縮片、圖書,也集中於一區管理與使用;參考服務台則於同一平 台分為左右兩邊,右為圖書館參考館員,左為檔案館參考館員,如圖5所 示。

此 外,圖書與檔案之典藏與維護集中於蓋提諾市(Gatineau) 的維護中心中進行。1987年, 加拿大國家檔案館藉由加拿大國會之文化傳播常務委員會(the House of Commons Standing Committee on Communications and Culture)針對該館設備、儲存與運作需 求所進行的分析,意識到政府檔案數量日益成長所帶來的容納空間及典藏環境考驗,將致使其服務的提供受到限制;(註[xi]) 隔年5 月, 加拿大行政部門旋即宣布將籌建全新的維護中心,以利國家檔案館能實踐其功能與任務。

加 拿大國家檔案館透過「檔案館總部建置規劃小組」(The Archives Headquarters Accommodation Project,簡稱AHAP), 全力完成研擬新典藏設施之興建規劃計畫,終於1992 9 月 奉核開始動工興建,並於1997 6 月 正式啟用,並於國家圖書館與國家檔案館之整合後,成為國家圖書與檔案之重要典藏場所。(註12


2: 位於威靈頓街的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


3: 檔案與圖書參考書區桌椅


4: 檔案與圖書調閱區桌椅


5: 圖書與檔案參考服務台



6: 位於蓋提諾市(Gatineau) 的維護中心


7: 維護中心集中點藏管理的微縮片母片


8: 維護中心集中典藏的藝術品


9: 維護中心進行數位化的自動翻頁機


10: 維護中心多媒體轉置室

加 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的維護中心長99 公 尺,寬92 公 尺,高19 公 尺,樓地板總面積約9,680 (約32,000 平 方公尺),外部罩覆著由玻璃及不銹鋼 構架組成之帷幕,如圖6所 示;(註[xii]) 該維護中心不僅設有先進的圖書及檔案材質實驗室,用以分析研究重要圖書及檔案材質成分,更發展超現代的圖書及檔案保存和數位化技術,以求妥善保存加拿大人 珍貴的記憶。

陸、               結語與心得

圖 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有著相似的特性、功能與工作流程,館藏內容、形式從以往有著明顯區隔(例如:博物館是以典藏器物與書畫為主;檔案館以文書及檔案資料 為主;圖書館是以圖書、非書資料、電腦資源為主),漸趨多樣、重疊,分歧愈顯模糊,難以劃分何種機構應典藏何種類型物件,三館灰色區域逐漸擴大顯然已成為 一種趨勢。

加 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館長Iane. Wilson解 釋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國家檔案館會整合的原因,乃因逐漸無法再向人們解釋兩者的差異性;(註[xiii]) 其在與前國家圖書館館員Roch Carrier的對話中,亦發現大家總是詢 問類似「地圖屬於圖書館或是檔案館?」的問題。(註15

 

3: 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典藏項目比較表

類型

項目

圖 書館

檔 案館

博 物館

紙本館藏

書籍

期刊

手冊

報告與記錄

報紙

珍善本

手稿

族譜

地方文獻

拓片

地圖

建築圖(藍賽圖)

照片

檔案(公私文書)

非紙本館藏

多媒體視聽資料

微縮片

光碟片

資料庫

藝術品

實體文物

資料來源:本文整理(: 主要收藏;: 次要收藏)

 


我 國產官學界對於文化典藏單位整合趨勢應加強認知,現階段仍有許多應討論的議題,以下針對我國現況歸納幾點問題,以利相關單位及同道深入思考與探討:

一、  我國應對文化典藏單位的整合趨 勢有更完整的認知與瞭解

近 年來,網際網路的興起造成泯除館與館之間的界線,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資源整合的現象已在虛擬世界中蔓延,資訊數位化發展趨勢,更使得已數位化的資訊朝 向虛擬館藏發展。(註[xiv]) 國內文獻多著墨於館與館數位化後的數位資源整合,實體部分則無較深入的探討,相關資料、著作也十分缺乏,在世界潮流的引導下,三館資源整合不論在實體或虛 擬已然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針對此議題與發展方向,我國應有更全面的認識,方不致於落後世界最新發展的潮流。

二、  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彼此界 線模糊,館藏徵集範圍漸有重疊

圖 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有著相似的功能、特性與工作流程,在館藏形式、內容及服務提供等方面,從以往有著明顯區隔漸趨多樣、重疊,分歧愈顯模糊,難以劃分何 種機構應典藏何種類型物件,導致彼此競爭館藏之情事時有耳聞。以族譜而言,圖書館與檔案館在徵集上就會出現困惑,猶如地圖同時出現在三館都收藏的情況,而 非紙質檔案則會造成檔案館與博物館典藏上的矛盾。

每 個典藏單位都極力地增加館藏量,然而不能明確定義徵集範圍,勢必造成館與館之間競爭心態,甚而造成敵對意識,這在我國已屢見不鮮,是需正視及待解決的問 題。

三、  我國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彼 此缺少合作與整合的意願與機制

我 國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分別隸屬於不同的部會,如:圖書館主管機關是教育部,檔案館主管機關是研考會,而博物館更為分歧,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隸屬於行 政院,國立台灣博物館是文建會,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部。可知三館在行政業務上各自為政,彼此強調自身的優越而輕視其他兩館,以致三館少有機會構成合作關 係。近年來,數位科技日新月異,三館在合作上雖努力尋找契機,在虛擬的世界打破了彼此的僵局,然仍僅停留在合作製作目錄或後設資料(metadata) 等技術業務,遑論實體整合,以致相關典藏依然散藏各處,徒增使用者不便。

美 國於2003年 修改1996年 制訂的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法(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Act, MLSA),成功建立博物館與圖書館間 合作契機。反觀我國對於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三館整合與合作並沒有相關的辦法與規定,致使這樣的現象不僅反映在成本的支出上,更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浪費, 亦是亟待正視的議題。

四、  我國文化典藏單位力量薄弱,推 動文化事業效果分散

我 國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因各自獨立、隸屬不同的部會,故在業務推行、經費編列方面亦各行其事,造成力量薄弱,成效有限。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三館若能 整合,除可使整體資源有效管理與分享利用,更可促進文化典藏業務共同合作的推展及紮根。

柒、               參考資料


 


[1]  BC Archives. "Bc Archives Home Page." Royal BC Museum Corporation. 18 October 2007. <http://www.bcarchives.gov.bc.ca/index.htm> 1 August 2009.

2 Sonya–Kim, and St–Julien. "Tabling of the Bill Creating the Library and Archives of Canada." 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 8 May 2003. <http://pch.gc.ca/newsroom/index_e.cfm?fuseaction=displayDocument&DocIDCd=3N0061> 1 August 2009.

3 "The Fourth China–United States Library Conference Events." 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13 March 2007. <http://www.oclc.org/china–us–libraries–2007/events/> 1 August 2009.

4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About us." 2006.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ca/about-us/index-e.html > 1 August 2009.

5 陳美蓉、陸雯玉、郭銘昌(2008), 加拿大國家檔案管理與發展考察報告(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出國類別:考察)。檔案管理局:頁14-15

6 薛理桂、王麗蕉,「檔案館、圖 書館與博物館三大知識領域在新資訊時代的整合趨勢-以 加拿大與英國為例」,檔案季刊 5卷, 第4期 (200612月): 頁4-5

7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About us." 29 May 2009.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obj/012/f4/012-misc40-e.gif > 5 August 2009.

8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 In Our Collection."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collection/003-330-e.html> 4 August 2009.

9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 Canadian Digital Information Strategy." <http://collectionscanada.ca/cdis/index-e.html>4 August 2009.

10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 In Our Collection."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collection/003-300-e.html> 4 August 2009.

[1]1Ivan Basar,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Preservation Centre: A Treasure Chest for the Nation's Memory " The Serials Librarian 49, no.1 & 2 (2005), p.184- p.186

[1]2: 同註11

[1]3: 同註11, 頁186-187

[1]4Ian E. WILSON,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 A unique institution " Alexandria 18, no 3 (2006), p.135

[1]5: 同註14

[1]6: 同註6, 頁2

 

 

 

 


CiSAP 2009 會 議摘要報告
CiSAP (Consortium of iSchools Asia Pacific)

陳雪華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CiSAP簡 介

亞太iSchool 聯 盟(Consortium of iSchools Asia Pacific,簡稱CiSAP)2008125,同時也是ICAD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Digital Libraries) 2008年會議的最後一天,正式籌劃展開。因應社會變化發展快速,傳統學 科領域區分界線已經逐漸式微,新興的跨領域研究也開始萌芽。

iSchools即為因應此快速變化的產物,也成為促進多重跨領域研究的推手,從 圖書資訊、資訊工程、媒體與傳播、商業管理等等層面開始,陸續結合其他領域。亞太地區的iSchools也應該彼此分享資源、學習合作一起建立資訊社群(iCommunities),協助培養新一代的相關領域專家,也期許能為不同地區建立良好的 資訊環境。

CiSAP的宗旨為提供跨領域的觀點;接納亞太地區多元社群及文化;透過iSchools間相互的合作,促進資訊教育的發展;彰顯資訊產品及服務在知識經 濟上的的重要性;建立與專業相關研究單位的合作關係。CiSAP的成員包括了亞太地區的重要研究機構,目前成員有16個,其清單請參見附件一。第一任主席為日本筑波大學 (University of Tsukuba, Japan) Shigeo Sugimoto教授、副主席為印度邁索爾大學 (University of Mysore, India) Shalini Urs教授出任。

CiSAP的目標為促進亞太地區iSchools的成立與發展;培養建立iSchoolsiSchool社群的概念;協助打造iSchools特殊性及品牌形象;發展iSchools的架構、指導原則與標準;促進亞太地區iSchools間教育與研究上的意見交流與合作;安排iSchools彼此之間課程安排上的交流;發展學生及教職員的交換計劃;籌辦各 類活動以鞏固iSchools體系;支持全球iSchool 社 群的發展。

2009 CiSAP年 會議 程

Ÿ             會議時間200972728

Ÿ             會議地點:泰國亞洲理工學院 (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IT)

Ÿ             詳細會議議程如下表

第一天

 2009/07/27

09:00-12:00

Introduction of each member institution:

1. Australia --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Australia --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3. India -- University of Mysore

4. Japan -- University of Tsukuba

5. New Zealand --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6. Singapore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7. Singapore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8. Taiwan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9. Taiwan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0. Thailand -- 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iscussion on CiSAP Mission,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Plans

12:00-13:00

Lunch

13:00-14:30

Research Presentations

1.        Digital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hools: A 15 Year Retrospective, Shigeo Sugimoto (University of Tsukuba, Japan)

2.        WikiGyan: Data for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Shalini Urs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Mysore, India)

3.        Digital Library as a Personal Digital Workspace, Gobinda Chowdhur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Australia)

4.        Behavior Mining in Online Rating Systems, Ee-Peng Lim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Singapore)

14:30-15:00

Break

15:00-16:30

5.        Digitis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Chern Li Liew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6.        HyLib: A Hybrid Library System, Vilas Wuwongse (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ailand)

7.        Information Research @ QUT, Helen Partridge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8.        Profile of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Division of Information Studi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Schubert Foo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16:30

Excursion to Ayutthaya

 

第二天

2009/07/28

09:00-10:00

Discussion on documentation and agreement

10:00-10:30

Break

10:30-12:00

Research Presentations and Open discussion

9.        Landscaping Taiwan's Cultural Commonwealth: The Making of TELDAP Collection Level Descriptions, Hsueh-hua Che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Open Discussion on iSchools in Asia-Pacific

12:00-13:00

Lunch

13:30-15:30

Discussion on Mission,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Plans

 

CiSAP業 務討 論摘要

²           討論CiSAP所扮演的角色、及CiSAP與參與機構之間的角色關係包括CiSAP要如何協助機構推行計劃、以及機構之間要如何協助CiSAP的推展。

²           由於CiSAP為一個新興的組織,剛開始可以由CiSAP成員間有國家等級資助進行的研究計畫開始推展。

²           CiSAP成員彼此之間應開始進行合作協助,如此一來有助於以後申請到國際 組織如ASEANMNCs等的資助進行。成員間可合作進行尖端應用的研究,CiSAP也可以在國際組織中扮演提供諮詢的角色。

²         討論有關CiSAP標誌(Logo)事宜。Shalini Urs教授提供了幾個標 誌的建議,更詳細的細節如標誌的顏色等等事宜,之後將繼續以email方式討論決定。

²       討論有關CiSAP網域名稱的選擇。成員們比較希望用cisap.org當作CiSAP的網域名稱,但是已被其他單位使用,因此最後成員們共同決定使用cisap.asia

²       成員在討論中,一致同意使用「To foster a collaborative iSchool community to advance informatio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Asia-Pacific.」作為CiSAP的宗旨宣示。

²       討論是否應將CiSAP登記為法定實體(legal entity)。再討論 過後,成員決定暫時先不將CiSAP登記為法定實體,原因以優缺點方式列舉如下:

優點:有能力管理資助事務;CiSAP與其他成員機構間能有正式的協定。

缺點:必須要經過登記的手續;必須花時間在管理事務上。

²       討論CiSAP的組織架構。建立一個行政委員會,包含一位主席及副主席(三年任期)。每個成員機構必須要有五位以上全時的職員,且必須至少每三年參加一次會議。

²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來負責準備呈會員資格相關資訊,如會員認定標準、入會申請流程、常見問題回答等等。

²         討論CiSAPemail帳號問題。請Chris Khoo教授為CiSAP建立一個對外的聯絡email帳號。

²         Gobinda Chowdhury教授提議建立連結至成員的網頁,如此一來可以減少人力去處理更新的動作。但因為有些成員機構的網 頁的語言並不是英文,大家同意每個成員機構應該要產出一個有關它們機構本身的介紹及相關資訊的英文版本。

²         討論有關學生的交換計畫。CiSAP會鼓勵成員機構簽署交換學生免付學費的合約,以間接促進成員機構間學生的交換計畫。

²         討論有關學生的拜訪計畫。推行CiSAP成員機構之間的實習生計畫、計畫參與、以及學生合作計畫。

²         討論建置CiSAPFacebook的帳號。成員們同意要設立一個CiSAPFacebook的帳號,以拓展更多交流的機會。Shalini Urs教授之後會幫CiSAP設立一個帳號,也會負責管理位於Facebook的窗口。

²         成員們討論到資訊收集方面的問題,最終大家同意CiSAP會議的報告人,需要將簡報資料以email的方式,給Shubert Foo教授做統整。

²         席間也討論到下一屆的CiSAP會議時間,目前定於2010621-26日,於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舉辦。CiSAP也需要準備一份提案書,以便能在JCDL/ICADL 2010的工作坊或是特 別會議場次(special session)上報 告。

會 務報導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第九屆理監事與委員會主任委員名單

壹、 理監事名單
 

理事

姓名

現任本職

朱則剛

(理事長)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暨所長

 

王梅玲

(常務理事)

國 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

林志鳳

(常務理事)

世 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

卜小蝶

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吳美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

 

林呈潢

輔 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曾淑賢

臺 北市立圖書館館長

輔 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兼任副教授

羅思嘉

國 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國家圖書館館長

監事

姓名

現任本職

黃鴻珠

(常務監事)

淡 江大學圖書館館長兼副教授

賴鼎銘

世新大學校長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陳昭珍

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館長


貳、
委員會之主任委員名單

n          課程規劃委員會

主任委員:王梅玲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

n          學術交流委員會

主任委員:林志鳳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

n          研究發展委員會

主任委員:林珊如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n          會員發展委員會

主任委員:卜小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n          系所主任委員會

主任委員:羅思嘉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CLAISE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
http://www.calise.org.tw/

第十一屆會址:
10610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電話:(02)7734-5427
傳真:(02)2362-0951
Email: calise.org@gmail.com